黃金土豆餅商用技術視頻教程
黃金土豆餅,一款備受大眾喜愛的街頭美食,外表酥脆、內(nèi)里軟糯、營養(yǎng)美味、價格實惠,憑借低成本、...
我的家鄉(xiāng)是山東高密。2012年山東籍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之后,莫言的名字隨之名揚四海,而山東高密也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縣城。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一款美食——高密爐包,如果你來高密旅游,可千萬別錯過了。
爐包是高密民間傳統(tǒng)的一道名吃,歷史悠久。它是以香、焦、酥、脆、菜生、肉熟著名的。幾乎家家戶戶的婆娘都會打爐包。高密人把做爐包叫做打爐包,這也是地方特色。前兩天,我回家看望父母,媽媽又打爐包了。媽媽在地下忙活著,不一會兒,熱騰騰的爐包就端出來了,小爐包不大,像小蒜頭,圓圓的,咬一口,直冒油。餡是白菜、豬肉的。白菜似熟非熟,一咬有咯吱咯吱的響聲,這是高密爐包最具特色、最絕的一點,也是最有名的一點。偶爾咬著一塊小肉核,爛,軟,糯,肥而不膩,含在嘴里好長時間不舍得咽下去。更有那爐包肚底下那層金黃酥脆的嘎渣兒,一咬嘎崩脆。粘附在爐包肚邊兒上的更是薄如蟬翼,焦黃透明,入口即化,妙不可言。從小我就最愛吃這層嘎渣了,吃了這么些年,高密爐包總還是記憶里那個味。真是嘎巴焦脆,香氣四溢啊。
在外邊漂泊久了,我才發(fā)現(xiàn),爐包在外地也有,只不過是做成長條形的,像大餃子,名字叫做水煎包?墒浅匀ィ偛皇菭t包的那個味兒。
爐包做法很簡單,要領一是和面調(diào)餡,二是拿捏煎煮火候。
和面要和得軟軟的,揉成面團,放入盆中,蓋上包袱發(fā)酵,媽媽通常是把面盆放在熱炕頭上,一般1~2 h即可。
高密爐包的餡是以鮮豬肉、鮮韭菜、瓠子、葫蘆等新鮮蔬菜為主料,以海米、木耳及各種調(diào)料為輔料。肉要切小丁,無需剁碎。然后用鹽、醬油腌一會兒。肉帶點肥肉會更香。我們以韭菜肉餡爐包為例,韭菜用刀一點點磨碎,不能剁成末。等肉腌的差不多了,就把韭菜放進去,打入一個雞蛋,加些鹽、味精、姜末、香油、花生油攪拌均勻。同時放入切碎的木耳和海米等輔料。
面團搓成長條,切成劑子,搟圓皮,不用太薄,然后就可以填餡,捏成圓包子形狀,大小就跟我們的拇指和食指圈一個圓那么大,然后就可以上鍋了。
打爐包須用平底鍋,鍋中倒入油,比平時炒菜略多一點,爐包要一個一個入鍋,火不能大了。然后倒入一碗水,水量差不多沒過爐包,蓋鍋小火悶至水干,包底起嘎渣,就好了。這樣出鍋的爐包白白大大皮面暄軟,嘎渣金黃酥脆,肉餡豐盈。
據(jù)傳說,高密爐包是從漢朝名將韓信的廚師手中傳下來的。楚漢相爭的時候,韓信在高密指揮“濰水之戰(zhàn)”。在高密地界至今還有韓信溝、張魯祠。那廚師為韓信打爐包,很得韓信賞識,這手藝被高密當?shù)氐膸蛷N“偷師學藝”,然后祖祖輩輩傳了下來。到清朝末年,縣城里、鄉(xiāng)鎮(zhèn)之間就有了很多流動爐包攤。民國時期,打爐包盛行,幾乎家家都會,人們走親訪友甚至都要帶上一鍋爐包。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位于縣城南河灣的林三爐包,在當時全縣聞名。這個打爐包的技術傳遍高密的二十幾個村莊,甚至傳到濰坊、青島、北京等地。解放后,高密的國營、集體飯店都把爐包作為傳統(tǒng)名吃傳承下來,并不斷發(fā)揚光大。前些年市政府招待所接待過省里來的美食專家,專家對高密爐包頗為賞識。不久,高密爐包就被評為“山東名吃”,樹立起了品牌。
如今,在高密城,很多飯店、酒樓都把爐包作為當?shù)孛媸程厣,還根據(jù)人們的喜好,把素餡和肉餡兩種融為一爐。味道獨特、上佳,這也引起了外地人的青睞。
作者:王寒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文轉載自:烹調(diào)知識·原創(chuàng)版
熱門精品廚藝教程推薦:
鹵肉卷餅技術 正宗肉夾饃技術 黃金土豆餅 老濟南把子肉 正宗原汁燉牛肉 涼皮商用教程 果香雞柳棒 正宗麻椒雞商用技術 廚師寶典 夜市新寵芝士黃金薯 網(wǎng)紅臭豆腐技術 驢肉火燒技術 柳州螺螄粉配方 蟹黃鍋巴雞技術 秘方排骨米飯 正宗臺灣鹵肉飯 可真正商用的包子技術 正宗新疆椒麻雞 醬香米線 鍋巴土豆 香辣肉醬面/米線 臺灣牛肉面 單縣羊肉湯 襄陽牛肉面 楊國富麻辣燙 秘制紅燒肉 麻辣串炸串 青一色特色菜 酸辣粉技術 黃燜雞米飯 千里香餛飩 棗莊辣子雞 重慶麻辣魚 牛雜湯 淮南牛肉湯 麻辣香鍋 過橋米線/砂鍋米線土豆粉 安徽牛肉板面 ...更多